网剧少年田野今日开播
国内首部聚焦“未成年人检察”题材的悬疑微短剧《少年田野》,今日在湖南卫视、芒果TV大芒剧场正式上线。该剧由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、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出品,湖北省人民检察院、武汉市人民检察院、湖北联影创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,其不仅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“跟着微短剧来学法”创作计划首批推荐剧目,更是一次法治精神与青春叙事深度融合的影像实践。
《少年田野》以一起高中生“顶罪”案件为切口,展开一场关于罪与罚、救赎与成长的追问。剧中,少年田野的“自首”并非终点,而是检察官陈峰探寻真相的起点。在10月11日由最高检新闻办公室、检察日报社指导的“网络微短剧《少年田野》看片交流会”上,湖北省检察院第九检察部副主任阮雪芹表示:“《少年田野》超越了表象归因,带领观众深入犯罪背后的社会根源与家庭创伤。”这部剧通过抽丝剥茧的叙事,揭示出未成年人犯罪背后“不是简单的善恶问题,而是社会遗留问题、家庭破碎创伤的折射”,引导公众从“关注案件下游”转向“探索问题上游”。
公检法系统:从“执法者”到“守护者”的角色深化
在《少年田野》中,检察官陈峰的形象代表了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理念的转型——从单纯惩治犯罪,转向教育、挽救与保护并重。最高检影视中心专职副总编审高斌指出,剧集在法律逻辑与真实性上严格把关,例如“少年田野被公安机关带走时必须有合适成年人在场”等细节,均体现了司法程序的人本关怀。这种专业支撑不仅提升了作品的可信度,更让观众看到司法实践中“宽严相济”的温度:“办理未成年人案件,不仅是惩罚一个孩子,更是挽救一个未来。”
法治教育的新范式:从“传输法条”到“浸润心灵”
《少年田野》打破了传统普法作品的生硬说教,以悬疑为外壳、情感为内核,实现“法治精神的播种”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冷凇评价其“用市场的力量做公益”,通过“高潮前置、冲突前移、温暖结局”的微短剧叙事逻辑,让严肃议题与青春表达无缝衔接。剧中人物如宋明月“完美面具下的心理挣扎”、严浩“街头寻找归属的迷茫”,皆折射出青少年成长中的普遍困境。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肖怡进一步指出:“对于我们青少年犯罪,家庭环境不是一个背景,就是一个根源”,呼吁社会关注“原生家庭对心理与行为的决定性影响”。
融媒体时代下的检察宣传:从“单向传播”到“共情共鸣”
《少年田野》不仅在剧本阶段融入真实案例与社会调研,更通过在湖北武汉实地取景、植入地域文化,构建出真实可感的“少年成长田野”。正如导演曹涌所言:“每个场景都有一扇窗,象征孩子内心始终有光。”这种艺术设计,隐喻着司法与社会给予迷途少年的出口与希望。
《少年田野》的价值不仅在于讲述一个悬疑故事,更在于它通过影像语言,完成了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“社会祛魅”。它让观众看到:司法的意义不在于划清罪与罚的界限,而在于用理性照亮青春的迷途,用温度修复成长的裂痕。该剧将于今日起,在湖南卫视、芒果TV双平台播出,让我们跟随角色的脚步,一同揭开案件的迷雾,共护每一个“少年”的青春之路。